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興寧雲香慈善基金會

興寧雲香慈善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12-16 00:02:02

㈠ 筷子的來歷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它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我國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記·微子世家》中有「紂始有象箸」的記載,紂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歷史了。先秦時期稱筷子為「挾」,秦漢時期叫「箸」。古人十分講究忌諱,因「箸」與「住」字諧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語,所以就反其意而稱之為「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
中國人使用筷子,大約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實,在使用筷子之前,我們的祖先同樣也經歷了一個用手抓飯吃的過程。但熱粥湯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於是不得不隨地折取一些草莖木棍來幫助。

姜子牙喜歡釣魚,整天又釣不著,只有空著兩只手回家,他的妻子很生氣,這天姜子牙又釣魚回來了,妻子連忙喊他吃飯,姜子牙很餓伸手就去抓肉吃,這時不知從哪兒飛來一隻小鳥,落在他的手面上抓他,他趕走了,又去抓肉吃,小鳥又落在他的手上抓他,他想這是只神鳥吧?我趕走了兩次怎麼又飛回來了,這時,小鳥說話了,姜子牙跟我走,就飛了出去,姜子牙也隨之而去。小鳥飛到一個竹芭上停了下來,抓了兩根小竹棒給姜子牙說,你拿去夾肉不要用手抓了,姜子牙聽了小鳥的話,就把兩跟竹棒拿回家,坐下就夾肉吃,這時竹棒跟冒出一股煙,姜子牙很驚訝,怎麼會冒煙那?是不是肉有問題?坐在跟前的妻子看在眼裡,說出了實話,肉里我放毒葯了想毒死你。從此以後,姜子牙吃飯的時候都用這小竹棒,以防辟邪的,在後來人們都用它就叫筷子了。
南方的筷子差不多都是用竹子做的。
筷子的種類很多,古時的筷子大多是竹筷和木筷,也有少量是用銅、鐵等為原料製作的。封建統治者為了炫耀地位和財勢,還採用金、銀、象牙、玉等名貴材料製成筷子。現在,我國的筷子品種越來越多,著名的筷子有:成都望江樓的烙花筷、成都武侯祠的獅頭竹筷、河南中嶽的楠木筷、武漢黃鶴樓的巾花筷、湘南陽明山的通氣筷、杭州西湖的天竺筷、寧波的水磨竹筷、蘇州的白木筷、福建的漆筷等。近年來,許多名勝旅遊區專門定製、銷售有特別紀念意義的筷子。北京還生產一批以硬木、紫銅、玉石等為材料,結合景泰藍、雕刻、鑲嵌等工藝的高檔筷子,受到國內外遊客和收藏者的青睞。

㈡ 王冠勛 有多少王冠勛,王冠勛同名同姓

梅州名人有很多。古直(1885—1959年),字公愚,號層冰,梅縣梅南滂溪村人。自幼聰敏,負笈苦讀,早慧有成。青年時加入中國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和討袁護法等一系列活動。古直是梅縣梅州中學、梅南中學、滂溪小學、龍文公學等學校的創辦人,也曾任封川縣、高要縣縣長,在興辦教育、育苗造林、興修水利等方面做過不少益於民生的事。古直辭官後從事教育和古典文學的研究,被聘為國立廣東大學(即後來的中山大學)文學教授,中文系主任,執教十餘年。古直一生著作良多。已出版的有《轉蓬草》,《新妙集》,《層冰詩存》,《隅樓集》,《層冰堂詩集》等詩集。在學術方面,尤精於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已刊行的有《諸葛武侯年譜》,《曹子建詩箋》,《阮嗣宗詩箋》、《陶靖節年歲考證》、《汪容甫文箋》、《鍾記室詩品箋》等十多種,其《客人對》和《客人三先生詩選》、《客人駢文選》、《客人叢書》等著作,是研究客家的重要文獻,至今仍有極高學術價值。著名僑領羅芳伯(1738-1795),廣東梅縣人。僑居西婆羅洲(現為加里曼丹),領導華僑和當地民眾,抗擊荷蘭帝國主義入侵,功勛卓著,在當地創建蘭芳大總制,任「大唐總長」。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812-1864),廣東花縣人,祖籍嘉應州(今梅縣)。領導金田反清起義,創建太平天國。近代洋務運動先驅丁日昌(1828-1882),廣東豐順縣人,清末愛國革新政治家,洋務活動家。為近代中國工業、軍事、海防發展作出出貢獻。中國近代四大藏書家之一。著名外交家黃遵憲(1848-1905),廣東梅縣人,晚清愛國詩人。曾任駐日、英叄贊,駐美國、新加坡總領事,竭力保護華僑權益,首創為華僑頒發護照制度。新加坡總理李光耀,1923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大埔縣。1954年創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1959年新加坡獨立,任共和國總理,為新加坡經濟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現為內閣資政。抗日名將羅卓英(1896-1961),廣東大埔人。叄加過兩次東征和北伐,抗日戰爭時期,叄與保衛大上海戰役,1942年任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開國元勛葉劍英(1897-1986),廣東梅縣人,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多次在關鍵時刻,挽救革命,尤其在粉碎「四人幫」斗爭中起了決定性作用,1978年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北伐、抗日名將黃琪翔(1898-1970),廣東梅縣人。叄加過東征、北伐。抗日戰爭期間任前敵司令部總司令、抗日遠征軍副司令長官。建國後,歷任國家體委副主任,中國農工民主黨副主席等職。清代翰林宋湘(1756-1824),廣東梅縣人,著名詩人、書畫家。文采風流,詩書雙絕,世譽嶺南才子。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1864-1912),台灣苗粟人,祖籍廣東蕉嶺縣。甲午戰爭後,組織義軍抗倭保台。晚年,支持辛亥革命,被譽為「詩界革命巨子」。著名物理化學家黃子卿(1900-1968),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熱力學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是我國現代物理化學學科奠基人之一。現代著名藝術大師林風眠(1900-1991),廣東梅縣人,原杭州美術學院院長。他的繪畫藝術對現代中國畫界有很大影響,並培養出一大批當代傑出畫家。中國教育界的楷模王越教授,1903年生,廣東興寧縣人,暨南大學第一任副校長。從教64個春秋,孜孜不倦,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人民教育事業亞洲球王李惠堂(1905-1979),廣東五華縣人,中國足球運動先驅。17歲即技冠群雄。馳騁球壇25年,在國際性足球比賽中,共獲120多座獎杯和近百枚獎章,榮獲「亞洲球王」稱號,是世界足球運動史上五大球王之一。著名客家學研究專家羅香林(1906-1978),廣東興寧縣人,著名史學家。編撰《國父家世源流考》、《客家史料匯篇》、《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等巨著數十種,對客家史跡、文獻之闡揚,有獨到之處。著名數學家李國平(1910-1996),廣東豐順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函數論和數學物理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為數學計算機技術運用於現代化建設作出重大貢獻。曾任中科院數學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著名病理學家楊簡(1911-1981),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實驗腫瘤學主要創始人之一。著名腫瘤學家吳桓興(1912-1980),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腫瘤學奠基人之一。曾獲國家「重要貢獻獎」,英美兩國放射學院先後授予「榮譽院士」稱號,法國總統密特郎授予「騎士勛章」,比利時國王授予「王冠勛章」。國際著名撟梁專家李國豪,1913年生,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同濟大學校長,武漢長江大撟、南京長江大撟技術顧問主任等職,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田家炳,1919年生,廣東大埔縣人。香港田氏化工廠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家炳基金會董事會主席田家炳先生,是一位愛國愛鄉、熱心公益的企業家和慈善家。田先生1919年誕於廣東大埔古野鎮銀灘村書香之家。16歲時不幸父亡,不得已棄學從商,肩負持家重任。18歲遠赴越南推銷瓷土。1939年因汕頭淪陷,瓷土運輸中斷,遂轉往印尼,從事橡膠業,並手創"超倫"、"南洋"兩樹膠廠,業務鼎盛。1958年舉家遷居香港,在屯門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專事生產塑料薄膜和人造革,積極扶植人造革行業,帶動下游加工工業的發展和工人的就業,促進社會繁榮。1992年在廣東省東莞市成立東莞田氏化工廠有限公司,建成現代化、自動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製造廠,無論規模、技術、管理等都居國內前列,並於1997年取得《ISO9002國際標准品質管理證書》,2000年春取得《ISO14001》國際標准環境管理體系證書》。田先生偉績在握,尤念家國,以造福桑梓,報效國家為己任。本著"取諸社會、用於社會"、"留財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後代"的中華傳統美德,於1982年決定捐出十餘億元的財產,成立"田家炳基金會",專事捐辦公益事業。田先生在全國各地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善業,項目包括教育、醫療、衛生、交通、文娛、社會福利等,以"田家炳"命名的單位和建築物數百項。田先生履仁崇義,不求聞達,深得海內外政府各級機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嘉許。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將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1996年,英國女皇授予MBE勛章。美國環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香港大學授予名譽院士榮銜;國內30餘省、市、縣授予榮譽公民、榮譽市民稱號,數十所大學聘為榮譽教授。曾憲梓,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曾經在香港擔任香港特區籌委會委員、港事顧問、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貿易發展局理事等職,還是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永遠名譽會長、新加坡南洋客家總會永遠榮譽會長、中山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榮譽院長、廣州中山大學名譽博士、美國愛荷華威思利恩大學政治學博士。1997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勛銜制度中的最高榮譽獎章――大紫荊獎章。

㈢ 梅州最具代表性的名人是誰快快快!!!

我心目中就是葉劍英~~中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者、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當然,梅州還有許多名人。

古直(1885—1959年),字公愚,號層冰,梅縣梅南滂溪村人。自幼聰敏,負笈苦讀,早慧有成。青年時加入中國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和討袁護法等一系列活動。古直是梅縣梅州中學、梅南中學、滂溪小學、龍文公學等學校的創辦人,也曾任封川縣、高要縣縣長,在興辦教育、育苗造林、興修水利等方面做過不少益於民生的事。古直辭官後從事教育和古典文學的研究,被聘為國立廣東大學(即後來的中山大學)文學教授,中文系主任,執教十餘年。古直一生著作良多。已出版的有《轉蓬草》,《新妙集》,《層冰詩存》,《隅樓集》,《層冰堂詩集》等詩集。在學術方面,尤精於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已刊行的有《諸葛武侯年譜》,《曹子建詩箋》,《阮嗣宗詩箋》、《陶靖節年歲考證》、《汪容甫文箋》、《鍾記室詩品箋》等十多種,其《客人對》和《客人三先生詩選》、《客人駢文選》、《客人叢書》等著作,是研究客家的重要文獻,至今仍有極高學術價值。

著名僑領羅芳伯(1738-1795),廣東梅縣人。僑居西婆羅洲(現為加里曼丹),領導華僑和當地民眾,抗擊荷蘭帝國主義入侵,功勛卓著,在當地創建蘭芳大總制,任「大唐總長」。

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1812-1864),廣東花縣人,祖籍嘉應州(今梅縣)。領導金田反清起義,創建太平天國。
近代洋務運動先驅丁日昌(1828-1882),廣東豐順縣人,清末愛國革新政治家,洋務活動家。為近代中國工業、軍事、海防發展作出出貢獻。中國近代四大藏書家之一。

著名外交家黃遵憲(1848-1905),廣東梅縣人,晚清愛國詩人。曾任駐日、英叄贊,駐美國、新加坡總領事,竭力保護華僑權益,首創為華僑頒發護照制度。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1923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廣東大埔縣。1954年創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1959年新加坡獨立,任共和國總理,為新加坡經濟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現為內閣資政。

抗日名將羅卓英(1896-1961),廣東大埔人。叄加過兩次東征和北伐,抗日戰爭時期,叄與保衛大上海戰役,1942年任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

北伐、抗日名將黃琪翔(1898-1970),廣東梅縣人。叄加過東征、北伐。抗日戰爭期間任前敵司令部總司令、抗日遠征軍副司令長官。建國後,歷任國家體委副主任,中國農工民主黨副主席等職。

清代翰林宋湘(1756-1824),廣東梅縣人,著名詩人、書畫家。文采風流,詩書雙絕,世譽嶺南才子。

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1864-1912),台灣苗粟人,祖籍廣東蕉嶺縣。甲午戰爭後,組織義軍抗倭保台。晚年,支持辛亥革命,被譽為「詩界革命巨子」。

著名物理化學家黃子卿(1900-1968),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在熱力學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是我國現代物理化學學科奠基人之一。

現代著名藝術大師林風眠(1900-1991),廣東梅縣人,原杭州美術學院院長。他的繪畫藝術對現代中國畫界有很大影響,並培養出一大批當代傑出畫家。

中國教育界的楷模王越教授,1903年生,廣東興寧縣人,暨南大學第一任副校長。從教64個春秋,孜孜不倦,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人民教育事業

亞洲球王李惠堂(1905-1979),廣東五華縣人,中國足球運動先驅。17歲即技冠群雄。馳騁球壇25年,在國際性足球比賽中,共獲120多座獎杯和近百枚獎章,榮獲「亞洲球王」稱號,是世界足球運動史上五大球王之一。

著名客家學研究專家羅香林(1906-1978),廣東興寧縣人,著名史學家。編撰《國父家世源流考》、《客家史料匯篇》、《客家研究導論》、《客家源流考》等巨著數十種,對客家史跡、文獻之闡揚,有獨到之處。

著名數學家李國平(1910-1996),廣東豐順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函數論和數學物理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為數學計算機技術運用於現代化建設作出重大貢獻。曾任中科院數學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

著名病理學家楊簡(1911-1981),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實驗腫瘤學主要創始人之一。

著名腫瘤學家吳桓興(1912-1980),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腫瘤學奠基人之一。曾獲國家「重要貢獻獎」,英美兩國放射學院先後授予「榮譽院士」稱號,法國總統密特郎授予「騎士勛章」,比利時國王授予「王冠勛章」。

國際著名撟梁專家李國豪,1913年生,廣東梅縣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歷任同濟大學校長,武漢長江大撟、南京長江大撟技術顧問主任等職,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田家炳,1919年生,廣東大埔縣人。香港田氏化工廠有限公司董事長、田家炳基金會董事會主席田家炳先生,是一位愛國愛鄉、熱心公益的企業家和慈善家。
田先生1919年誕於廣東大埔古野鎮銀灘村書香之家。16歲時不幸父亡,不得已棄學從商,肩負持家重任。18歲遠赴越南推銷瓷土。1939年因汕頭淪陷,瓷土運輸中斷,遂轉往印尼,從事橡膠業,並手創"超倫"、"南洋"兩樹膠廠,業務鼎盛。1958年舉家遷居香港,在屯門填海造地,建起田氏化工城,專事生產塑料薄膜和人造革,積極扶植人造革行業,帶動下游加工工業的發展和工人的就業,促進社會繁榮。1992年在廣東省東莞市成立東莞田氏化工廠有限公司,建成現代化、自動化的PVC薄膜及人造革製造廠,無論規模、技術、管理等都居國內前列,並於1997年取得《ISO9002國際標准品質管理證書》,2000年春取得《ISO14001》國際標准環境管理體系證書》。田先生偉績在握,尤念家國,以造福桑梓,報效國家為己任。本著"取諸社會、用於社會"、"留財予子孫不如積德予後代"的中華傳統美德,於1982年決定捐出十餘億元的財產,成立"田家炳基金會",專事捐辦公益事業。田先生在全國各地均有獨資和襄資捐建善業,項目包括教育、醫療、衛生、交通、文娛、社會福利等,以"田家炳"命名的單位和建築物數百項。 田先生履仁崇義,不求聞達,深得海內外政府各級機構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嘉許。1994年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將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1996年,英國女皇授予MBE勛章。美國環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香港大學授予名譽院士榮銜;國內30餘省、市、縣授予榮譽公民、榮譽市民稱號,數十所大學聘為榮譽教授。

曾憲梓,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曾經在香港擔任香港特區籌委會委員、港事顧問、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貿易發展局理事等職,還是香港華僑華人總會永遠名譽會長、新加坡南洋客家總會永遠榮譽會長、中山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榮譽院長、廣州中山大學名譽博士、美國愛荷華威思利恩大學政治學博士。1997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勛銜制度中的最高榮譽獎章――大紫荊獎章。

㈣ 介紹香港的資料

香港(Hong Kong),簡稱「港」(HK),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西與中國澳門隔海相望,北與深圳市相鄰,南臨珠海市萬山群島。區域范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陸地總面積1106.3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648.69平方公里。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躋身「亞洲四小龍」行列,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並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加眾多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4)興寧雲香慈善基金會擴展閱讀

香港的名稱來歷:

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

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了名,被人們稱為「香港」。

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也就逐漸為遠近所認可。

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並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可後來,村裡人不肯種植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也就逐漸消失,但香港這名稱卻保留了下來。

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里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

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這個詞來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

盡管有不同的說法,但可以大致肯定的是,香港這地名最早出現在明朝,它最初是指今天香港島上的一個小港灣、小村落,後來才擴大為對整個島嶼(香港島)的稱呼,最後,到了19世紀初,才成了被英國殖民主義者佔領的整個地區的統稱。

㈤ 民政部關於表彰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的決定的組織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一、全國性社會組織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質量協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中國醫葯商業協會
中國女企業家協會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
中國皮革協會
中國服裝協會
中國農學會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中國力學學會
中國化學會
中國標准化協會
中國流行色協會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中國計算機學會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中國老教授協會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
中國林業教育學會
中國綠色食品協會
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
中國畜牧業協會
中國漁業協會
中國種子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
中國民族研究團體聯合會
中國外國文學學會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
中國民俗攝影協會
中國合唱協會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
中國衛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
中國保健協會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
中國電子商會
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
中國互聯網協會
中國跆拳道協會
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
中華慈善總會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
南都公益基金會
中國建築業協會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
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
中國交通建設監理協會
中國港口協會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管理協會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
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中國楹聯學會
全國公安文學藝術聯合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
中國科學技術院所聯誼會
中國美國人民友好協會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
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
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
中華詩詞學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中國航天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中國水利工程協會
中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協會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
中國棉花協會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
中國中葯協會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
中國基督教協會
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
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
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
中國統計學會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基金會
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中國檢察官協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中國稅務學會
中國國際商會
中國葯學會
中國證券業協會
中國女法官協會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報關協會
中國海關學會
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中國銀行業協會
愛之橋服務社
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
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
二、地方社會組織
北京市
北京市志願者聯合會
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
北京市登山運動協會
北京民辦教育協會
北京玩具協會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
北京文理研修學院
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海淀區戶外廣告行業協會
北京市順義區三農研究會
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研究會
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
北京市朝陽區醫學會
天津市
天津市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
天津市建材業協會
天津市銀行業協會
天津市慈善協會
天津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天津市電力行業協會
天津市鶴童老人護理職業培訓學校
天津市天正司法鑒定中心
天津華興醫院
天津市建築材料服務中心
河北省
河北省老年事業促進會
河北省體育總會
河北省老教授協會
河北省醫學會
河北省華亞中醫葯研究所
河北省冶金協會
高碑店市農民技術協會
邢台市英華學校
石家莊市商業聯合會
衡水市英才學校
邯鄲市萊克學校
滄州市製冷學會
唐山市慈善總會
秦皇島市碣石葡萄產業協會
承德市消費者協會
張家口市愛心家園公益促進會
廊坊市互聯網協會
山西省
山西省信用與擔保協會
山西省保險行業協會
山西省銀行業協會
山西省建築業協會
山西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山西省焦化行業協會
山西省水利學會
山西省城市金融學會
山西中科節能減排技術研發中心
山西省太原市慈善總會
山西省大同市城區晨祥苑金蘋果雙語學校
山西省長治市老區建設促進會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銀行業協會
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
內蒙古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
內蒙古福建商會
內蒙古自治區扶貧基金會
內蒙古社會扶貧工作促進會
內蒙古阿拉善盟生態文明建設和黃河文化經濟促進會
內蒙古巴彥淖爾經理人協會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預拌混凝土散裝水泥協會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爾多斯學研究會
內蒙古包頭市溫州商會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保險行業協會
遼寧省
遼寧省傢具協會
遼寧省慈善總會
遼寧省裝飾協會
遼寧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沈陽汽車流通協會
沈陽市食品協會
沈陽市德濟醫院
鞍山市慈善總會
撫順市保險行業協會
本溪市老衛生工作者協會
丹東市保險行業協會
錦州市電力行業職業培訓學校
遼陽市建設行業協會
鐵嶺市保險行業協會
朝陽市房地產業協會
沈陽市地板行業協會
大連市銀行業協會
大連市區域經濟開發研究會
大連市律師協會
吉林省
吉林省銀行業協會
吉林省醫學會
吉林省中醫葯學會
吉林省作家企業家聯誼會
吉林省廣東商會
延邊大學教育基金會
吉林大學教育基金會
吉林省金鋮計算機學校
長春一諾眼科醫院
長春市育文實驗學校
吉林市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
延邊養豬協會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金屬材料流通協會
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哈爾學工業大學華德應用技術學院
哈爾濱市傢具行業協會
齊齊哈爾市溫州商會
佳木斯市綠色食品協會
大慶市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協會
黑河市大豆協會
雞西市道路交通安全協會
綏化市龍威健身俱樂部
七台河市木製品產業協會
雙鴨山市企業發展戰略研究會
伊春市金融學會
鶴崗市稅務學會
上海市
上海市宇航學會
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
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行業協會
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
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
上海市靜安區社會組織聯合會
上海數字娛樂中心
上海慈善物資管理中心
上海楊思醫院
上海市自強社會服務總社
上海樂群社工服務社
上海市老年基金會
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
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
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
上海浦東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
江蘇省
江蘇省中醫葯學會
江蘇省交通政工和教育研究會
江蘇省印刷行業協會
江蘇省保險行業協會
江蘇省律師協會
江蘇省慈善總會
江蘇遠東慈善基金會
江蘇省發展體育基金會
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
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金肯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市地板協會
鎮江市慈善總會
揚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協會
南通市裝飾裝修行業協會
興化市脫水蔬菜行業協會
蘇州保險行業協會
徐州市彭城培智學校
無錫市慈善總會
淮安市天明教育集團
南京鳳凰母語教育科學研究所
南京市浦口區侯沖社區民間組織服務中心
連雲港市贛榆縣泥鰍養殖行業協會
鹽城市交通運輸協會
宿遷市沭陽縣花木協會
浙江省
浙江省慈善總會
浙江省皮革行業協會
浙江省自行車行業協會
浙江省核學會
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
浙江省醫學會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
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浙江省扶貧基金會
杭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協會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
樂清市電氣行業協會
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
龍游縣求實職業學校
舟山市網吧行業協會
嘉興市緊固件進出口企業協會
紹興市假日培訓學校
麗水市畲族醫葯研究會
金華溫州商會
安吉縣上墅私立高級中學
台州市黃岩區青年企業家協會
寧波市北侖文化行業協會
寧波市水產行業協會
寧波市海曙三市養怡院
安徽省
安徽省建築業協會
安徽省種子協會
安徽省兒童少年基金會
合肥市苗木花卉協會
蚌埠市國際國內公共關系協會
安徽省電機工程學會
安徽省企業聯合會
淮北市禽業協會
馬鞍山市建築裝飾協會
安徽省保險行業協會
安徽省糧食行業協會
無為縣優質棉產業協會
六安市社會組織聯合會
安徽省城鄉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
安徽省體育總會
蕪湖市慈善總會
福建省
福建省保險學會
福建省護理學會
福建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福建省通信行業協會
福建省建築業協會
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
福州市慈善總會
南平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泉州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龍岩市李新炎慈善基金會
漳州市農葯行業協會
三明市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
寧德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廈門市醫學會
廈門愛樂樂團
江西省
江西省廣告協會
江西省煙草學會
江西省職工保險互助會
江西省爆破器材行業協會
江西省銀行業協會
江西省保險行業協會
江西省福建總商會
江西省會展協會
江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江西省內部審計師協會
南昌市房地產業協會
吉安市保險行業協會
景德鎮市外來投資企業家協會
山東省
山東省醫學會
山東省拍賣行業協會
山東省傢具協會
山東省慈善總會
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
山東海天軟體工程專修學院
山東協和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山東省公安民警優撫基金會
濟南市道路運輸協會
濟南杏林醫學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淄博昌國醫院
棗庄紡織服裝協會
東營新世紀人才開發中心
煙台市食品工業協會
濰坊華洋水運學校
濟寧市慈善總會
東平藝術中學
威海市建設咨詢服務業協會
莒縣食用菌協會
萊蕪市保險行業協會
臨沂市工藝美術學會
德州市德城區海天游泳俱樂部
聊城信息工程職業中專學校
濱州市建築業協會
菏澤市曹州武術學校
山東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山東省勝利油田地學開拓基金會
青島市物流協會
青島市中醫葯學會
青島市黃海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市福壽樂老年公寓
青島市市南區八大湖和諧社區促進會
河南省
河南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
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
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
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東方體育競技俱樂部
河南省慈善總會
河南省醫學會
河南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協會
河南省工程建設協會
河南省花卉協會
鄭州晚晴山莊老年公寓
洛陽市英才培訓中心
平頂山市志願者協會
新鄉市銀行業協會
焦作市慈善總會
安陽市慈善總會
三門峽市農業信息網路協會
周口市商會
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
湖北省
湖北省慈善總會
湖北省道路運輸協會
湖北省建設工程造價咨詢協會
湖北省軟體行業協會
湖北省美容美發協會
湖北省禮品行業協會
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
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湖北省見義勇為基金會
武漢企業家協會
武漢市社區志願者協會
武漢市江岸區揚子社區便民服務中心
仙桃市仙源學校
荊州市創業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黃石市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
荊門市質量協會
十堰香格里拉雙語藝術幼兒園
湖南省
長沙市溫州商會
湘潭市室內裝飾行業協會
益陽市保險行業協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衡陽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湖南省汽車用品行業商會
湖南省浙江商會
湖南省醫學會
湖南省海外聯誼會
湖南省建築業協會
湖南省茶葉協會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長沙市教育基金會
湖南省公路學會
湖南省旅遊學會
石門縣茶葉產業協會
岳陽市環境科學學會
廣東省
廣東省行政管理學會
廣東省慈善總會
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
廣東軟體行業協會
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廣東省商業聯合會
廣東省企業聯合會
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協會
廣東省醫學會
廣東省土地估價師協會
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廣東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廣州市傢具協會
汕頭市進出口商會
中山市中港英文學校
東莞名傢具俱樂部
汕尾市城區職業技術學校
惠東縣馬鈴薯產業協會
揭西縣棉湖鎮樂心互助協會
廣東高科技產業協會
廣東省美容美發化妝品行業協會
深圳市鍾錶行業協會
深圳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
深圳市商業聯合會
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
深圳書城培訓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李寧基金會
廣西保險行業協會
廣西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廣西建築業聯合會
廣西慈善總會
廣西福建商會
廣西注冊會計師協會
廣西煙草學會
欽州市礦業協會
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金陵香蕉協會
南寧市興寧區望州南社區能幫就幫互助協會
桂林市平樂縣橋亭鄉顯堆村月柿經濟協會
桂平黎明醫院
玉林市電子工業學校
北海國發高級中學
海南省
海南省企業家協會
海南省醫葯保健品行業協會
海南省道路運輸協會
海南省文昌市西瓜專業技術協會
海口經濟學院
海南省海口市寰島小學
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會
重慶市
重慶市慈善總會
重慶市商業聯合會
重慶市房地產開發協會
重慶市煤炭行業協會
重慶市醫學會
西南大學重慶育才學院
重慶市西南機動車駕駛員培訓中心
重慶時代建設工程造價信息咨詢服務中心
重慶市紅十字基金會
重慶市萬州區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
重慶市永川區五間鎮西瓜協會
四川省
四川省浙江商會
四川省房地產業協會
四川省保險行業協會
四川省咨詢業協會
四川省醫葯行業協會
四川省電力行業協會
四川省律師協會
四川省醫學會
四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
四川省銀行業協會
四川省扶貧基金會
四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四川省建川博物館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
四川海洋特種技術研究所
成都餐飲同業公會
成都市武侯區青少年犯罪預防研究中心
米易縣草場鄉枇杷專業技術協會
達州市道路運輸協會
德陽市鋼材爐料貿易協會
三台縣文武學校
興文縣山地烏骨雞養殖協會
雅安市紅十字醫院
貴州省
貴州省保險行業協會
貴州省電力行業協會
貴州省四川商會
貴州省起點戶外運動俱樂部
貴州省遵義縣漁業協會
貴州省凱里市鴨塘鎮皎淳雲家禽畜養殖協會
貴州省黔南州道路交通安全協會
貴州省畢節地區苗學會
貴州省安順市建築裝飾協會
貴州省六盤水市房地產業協會
雲南省
雲南省慈善總會
雲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行業協會
雲南省煙草學會
雲南省貴州商會
雲南省俊發教育扶貧基金會
雲南思力生態替代技術中心
雲南省勝利腎臟病醫院
昆明市五華區江岸社區文化服務中心
雲南昭通黑頸鶴保護志願者協會
雲南大姚百草嶺蜂產業協會
會澤縣大橋鄉馬鈴薯經銷協會
通海縣蔬菜協會
麗江市納西人正龍汽車越野俱樂部
西藏自治區
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
西藏自治區銀行業協會
西藏援藏工作者協會
西藏自治區烹飪餐飲飯店業協會
西藏自治區美容美發保健化妝品協會
陝西省
陝西省宋慶齡基金會
陝西省建設監理協會
西安培華學院
陝西省榆林市企業聯合會
陝西省漢中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陝西省安康市慈善協會
西安市醫院管理協會
延安市慈善協會
寶雞市建材磚瓦技術協會
銅川市神州書畫研究會
商洛市農副產品協會
陝西省渭南市慈善協會
陝西省咸陽市牆體屋面材料工業協會
甘肅省
甘肅省蘭州市出租汽車行業協會
甘肅省酒泉市糧食行業協會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成人中等專業技術學校
甘肅省收藏協會
甘肅省臨夏州磚雕藝術協會
甘肅省慶陽市個體勞動者協會
甘肅省嘉峪關市音樂舞蹈家協會
甘肅省白銀市東坪電灌用水者協會
甘肅省金昌市賢達職業培訓學校
甘肅省天水市新天壇醫院
甘肅省定西市英才高級中學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慈善協會
青海省
青海省建築業協會
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
青海興旺愛心救助會
青海省注冊稅務師協會
青海師范大學思源中學
西寧市第一私立高級中學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養蜂業協會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福建企業家協會
寧夏職業經理人協會
寧夏能源協會
寧夏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
銀川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石嘴山市機動車駕駛員協會
吳忠市金積鎮蘆溝閘奶牛養殖協會
中寧縣富民有機枸杞專業協會
固原市商貿商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築業協會
新疆慈善總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浙江企業聯合會(商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注冊稅務師協會
新疆溫泉縣察干屯格鄉甜菜協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保險業協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學會
新疆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石河子市中醫醫院
新疆絲路書畫院
新疆泰能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出口商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二十七團養鵝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四十八團果農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石河子市25小區社區服務站

㈥ 將實現高鐵夢的廣東城市,未來有多「吃香」

廣東一“吃香”城市,梅州代管,將實現高鐵夢,還譽有“小南京”美名

想要品嘗美味,廣東是不能錯過的好地方。不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不是廣東的美味,而是廣東一座最吃香的城市,這座由梅州代管的城市,將實現高鐵夢。而且這里還譽有小南京的美名哦。

梅州和興寧的生活節奏都是比較慢節奏的,而且當地民風淳樸。所以想要找一個慢節奏的旅遊城市度過一個舒適的假期,來興寧真的很不錯哦。不要猶豫啦,心動不如行動,趕快把興寧加入到未來的行程表之中吧。

㈦ 大學藝術生可以轉系嗎(美術轉音樂)

大學藝術生不可以跨類別轉系,不可以從美術轉到音樂。

藝術類院校藝術專業或普通高校藝術專業的考生,這類考生與其他類型的考生不同,除了要參加高考外,還必須參加所報考學校或者本地區組織的專業考試,該類考生必須是專業考試合格且高考成績達到該院校錄取分數線才能被錄取。

藝術類的專業性質比較強,對每位學生的要求有較強的針對性,除了參加文化考試還要參加專業考試或專業水平測試,需要每位學生從自身實際出發,不要將自己的實際情況被不切實際的、過大的夢想所蒙蔽,學生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藝術類專業。

(7)興寧雲香慈善基金會擴展閱讀

中國高等學校一般規定,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允許轉專業:

1、學生確有專長,本人申請,由所在專業推薦,經轉入專業考核證實,轉入該專業更能發揮其專長者。

2、學生有某種疾病或生理缺陷,經學校指定的醫療單位檢查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 但尚能在其他專業學習者。

3、學校認為有某種特殊困難,不轉專業則無法繼續學習者。但新生入學未滿一學期者,本科三年級及其以上或專科二年級及其以上者,自費轉入公費者,無正當理由者,均不得轉專業,須報學校教務部門審批或備案。

㈧ 溫雅的矚目成就

1、為民族品牌爭光 。溫雅品牌多年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大中型城市美發產品市場銷售統計結果中名列前茅。根據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全國大型零售企業商品銷售的最新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溫雅」牌美發用品2012年市場綜合佔有率及銷量在同類產品中均名列第一位。至此,我司已連續十二年(2001-2012)榮列同類產品市場綜合佔有率第一位、連續十三年(2000-2012)榮列同類產品市場銷量第一位,領先於法國歐萊雅、日本美源、德國漢高等外國名牌,為民族品牌爭光。另外,據國家統計局之權威機構「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2012年最新監測統計結果顯示:溫雅牌染發用品從2001年到2012年連續十二年蟬聯全國市場同類商品銷量第一名。同時,溫雅牌染發用品從2011年到2012年連續兩年獲「消費者最信賴品牌」。作為優秀民族品牌的代表,溫雅每年都獲邀與海爾、小天鵝、安踏等著名民族品牌一道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相關領導的嘉獎並受頒獎狀。董事長兼總經理麥捷驊先生先後於2005年和2010年兩次獲邀代表民族品牌在人民大會堂發布會現場發言,以鼓舞中國民族企業在競爭中成長發展。
2003年,經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市場戰略專家委員會、中國國際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會共同認定,「溫雅」系列美發品獲評為「中國知名品牌」。同年,「溫雅」染燙發類產品獲得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授予的「廣東省名牌產品」榮譽稱號。2004年5月,在中國香料香精化妝品工業協會舉辦的國際美容化妝洗滌用品博覽會上,溫雅榮獲「首屆中國化妝品十大競爭力品牌」美譽。2005年1月,溫雅公司被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評為「2004年中國美發染發市場年度成功企業」及「2004年中國美發染發市場消費者滿意度最高企業」,是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
2008年在由39健康網主辦,新浪、騰訊、網易、谷歌等多家知名媒體聯合打造的健康產業盛典「2008中國健康年度總評榜」中,溫雅與歐萊雅、沙宣等眾多國際品牌同台競逐,經公眾投票後溫雅以最高票數當選「最受歡迎護發品牌」。
2013年,「溫雅」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的認證,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2、為經濟貢獻一份力量。1995年溫雅系列產品開始投放專業發廊市場,僅一年的時間,產品就覆蓋了全國90%的專業發廊市場;1997年,溫雅產品開始進軍零售百貨市場,同樣在一年之內,百貨線產品在全國大中型城市終端覆蓋率就已達95%以上。2011年3月,「溫雅」作為「十一五」規劃期間取得快速發展的染發、美發之民族品牌,榮登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聯合發布的「2010年推動中國消費經濟增長品牌貢獻榜」榜首,獲稱冠軍品牌。至此,溫雅已連續兩年獲此殊榮。
經過二十年的奮斗,溫雅由原來的幾十人發展壯大成為至今已擁有1000多名員工及促銷人員的大規模企業。因對天河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獲天河區政府表彰為「2004年度天河區經濟貢獻優秀單位」。從2000—2011年度我司納稅額達1.83億,被廣州市國、地稅局評定為2008-2009年度納稅信用等級「A級納稅人」,還多次被評為納稅大戶,為社會的經濟發展和廣州的城市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3、為社會送去一份溫暖。溫雅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熱心慈善公益,支持教育事業,不斷回饋社會:2001年向廣東省見義勇為基金會捐款100萬,用於資助維護社會治安的工作。2002年起至今,每年向廣州市第13中學助學基金會捐資扶助貧困學生。2003年,在廣東興寧市大坪鎮捐資15萬興建大坪鎮中學教學大樓。2004年4月,向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捐款16,500元。2004年起至今,每年向廣州市老人院捐贈物資,敬老愛老。2005年7月,溫雅心系遭逢水災之群眾健康,向廣州市慈善會、廣東省教育基金會捐贈了價值50萬元的消毒系列物資。2006年7月,廣東韶關遭受百年不遇水災,有四十萬受災市民遭遇斷水斷電,損失慘重,溫雅積極響應市政府號召,向災區人民捐贈價值10萬元人民幣的救災物資。2007年7月,溫雅與廣州市教育基金會聯手設立「溫雅宏志獎學金」,全力支持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2008年初,我國遭逢百年一遇的雨雪災害,溫雅適時捐資2萬元為災區人民送溫暖,並積極動員外來員工留穗過年,董事長麥捷驊先生被廣州市委統戰部、廣州市工商業聯合會授予「廣州市民營企業抗災救災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地區發生8.0級大地震,溫雅上下合計募捐11.7萬元為災區同胞送暖送愛。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縣發生最高震級7.1級地震,溫雅向災區捐款10萬元人民幣,資助慈善會購置帳篷等緊急物資。2011年7月,溫雅向廣東省梅縣丙村鎮第二小學捐款2萬元,資助其改造足球運動場。溫雅多年來堅持不懈地為建設和諧、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至今,累計公益捐款額度已達230多萬元。

㈨ 卓依婷1998—2009所有演唱會 .

卓依婷網路貼吧Timi天使影音:
http://tieba..com/%D7%BF%D2%C0%E6%C3/shipin/
這里的資源是最全的。去看一下吧。不知道能不能滿足樓主的要求。

㈩ 梅州的名人有哪些

梅州的名人有羅大綱、羅芳伯、田家炳、林風眠、曾憲梓、謝晉元、吳奇偉、姚子青、肖月華、劉復之、羅明等。具體介紹以下幾位:

1、羅大綱

羅大綱(1804—1855年),原名亞旺,天平天國名將,梅州市豐順縣湯南鎮新樓種玉上圍/上圍古寨人,是一位一開始就對太平軍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主要將領。

2、羅芳伯

羅芳伯(1738年-1795年),原名芳柏,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蘭芳共和國的締造者和印尼婆羅洲開發的重要貢獻者。1738年出生於廣東嘉應州(今梅州)石扇堡一耕讀之家。1777年擔任首任國家首腦「大唐總長」,富可敵國,並被當地人尊稱為「坤甸王」。1795年,因病在坤甸逝世,終年58歲。

3、田家炳

田家炳(1919年-2018年7月10日),男,祖籍廣東梅州,香港企業家、慈善家,田家炳基金會創辦人,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4、林風眠

林風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出生於廣東梅州市梅江區,家名紹瓊,字鳳鳴,後改風眠,畫家、藝術教育家、國立藝術院(現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首任院長。

5、謝晉元

謝晉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廣東梅州蕉嶺縣人。畢業於黃埔軍校第四期,歷任國軍排長、連長、營長、師參謀、旅參謀主任、副團長、團長等職。

閱讀全文

與興寧雲香慈善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